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中国航天员太空干饭史:从冷餐“一口酥”到热乎“满汉全席”

【欧洲时报网】当你看着中国航天员在天和核心舱吃大餐啃苹果而流下不争气的口水时,可曾想过,中国第一位飞天航天员并没有如此多美味的选择,从神舟五号到如今,中国人的太空干饭技能可以说是一路“疯长”……

6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在拍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航天员乘组进驻天和核心舱的画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太空“吃播”,香到地球人想“蹭饭”

早上7点左右,聂海胜在就餐区给大家准备早餐,空间站的就餐区设计得比较紧凑,可收拢的饭桌已经展开,刘伯明前来配合聂海胜一起,将早餐餐包粘贴固定在桌面上。大约在中午12点左右,他们可以选择鱼香肉丝、宫保鸡丁,或黑椒牛柳、香辣羊肉、椒麻鹅等作为午餐。

6月23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进驻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工作及生活vlog一经发布,立马把#航天员太空吃播#推上了微博热搜。大家纷纷在评论区和弹幕里留言“想蹭饭”,尤其是汤洪波在失重状态下一边“扎着马步”一边吃着苹果,更是让人们大呼可可爱爱,还有人留言道:“现在就去买苹果吃,争取天地同步。”

航天员汤洪波一边工作一边吃苹果。(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新华网报道,聊到在太空吃东西,此次神舟十二号任务给航天员们配备了120余种航天食品。要知道,满汉全席里才总共108道菜品,空间站就有120种美食,还天天不重样,其中不乏大家熟悉的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等。

神舟十二号任务给航天员们配备了120余种航天食品。(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除了储备丰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介绍,飞船内还有“太空厨房”的设置,就餐区域配置了食品加热、冷藏及饮水设备,还有折叠桌,方便航天员就餐。如果想变一变口味,吃顿西餐,“太空厨房”也能实现。食品冷藏箱还储藏了几十个苹果,苹果能长时间保存,同时汁水较少,吃起来也比较方便。

从神五到神十二,太空饮食可以拍成美食记录片了

虽然现在的餐食可以一周不重样,但其实中国航天员并非一开始就能享受如此丰富美味的“太空餐”。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二号,中国航天员越来越有口福,“太空食谱”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综合央视新闻、人民网报道,回到2003年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能够享用的航天食品,多以类似“一口酥”等不需要加热、复水的即食食品为主。虽然也有八宝饭、红烧肉可以选择,但杨利伟回忆:“如果是在地面,红烧肉更对我胃口,但那东西在太空不加热不好吃,八宝饭吃起来会觉得反生。”

2013年7月6日,在山西太原举办的航天文化科普展览上,民众参观“航天英雄”杨利伟曾经乘坐的神舟五号返回舱实物。(图片来源:中新社)

所以等到2005年神舟六号上天时,航天员们的餐食就有了质的飞跃,食品在菜品制作、口味选择上尽显中国特色,包括软硬罐头、冻干水果、调味品等四五十种食品,甚至鲍鱼、大虾也在食谱之列,饭后还有冻干的巧克力奶油冰淇淋吃。而且飞船配备了如食品加热器、饮水箱、水枪等装置,航天员终于可以吃上热腾腾的食物。虾仁、红烧牛肉、烤麸都是被航天员费俊龙点赞了的美食。

然而,中国航天局表示,这还远远不够。于是神舟七号的航天员便有了七大类、近80种食品可选,用全新的方法做出来的“宫保鸡丁”,更接近地面上的色泽和味道。含有各种作料的调味包,也是神舟七号食品中的一大亮点。

到了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时,为航天员准备的食品更加突出“中国味道”,包括鱼香肉丝、松仁玉米、木须肉、黑椒牛柳、柠檬茶……航天员刘洋结束任务后仍然十分怀念太空里吃到的麻辣牛肉。

之后,航天食品更是奔着亲妈式便当的道路一去不返。由于神舟十号航天任务正值端午节期间,飞船上不仅带着烧鸡腿、水果、水晶莲子等,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应景的豆沙粽,加热后粽叶的香气配着豆沙的香甜,十分可口。

2013年6月12日,神舟十号三名航天员在轨道舱内吃粽子过端午节。图为航天员王亚平吃完粽子后,向摄像头展示粽叶。(图片来源:中新社)

而神舟十一号上的航天食品甚至有种“量身定制”的感觉,六大类的100多种食品让人看花眼。来自山西的景海鹏还如愿带上了挚爱的老陈醋,“山西人不是爱吃醋,是爱喝醋。现在都人性化,是山西人,上天带东西也给来点醋。”他说。

私人定制、营养均衡……科技进步让干饭更快乐

从最初的点心等速食食品,到如今针对航天员口味进行的个性化定制,中国航天员的航空美食不仅数量多种类多,生产、搭配也是十分讲究的。

负责航天食品的永达食品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徐清芬说,航天食品从原材料的选择、营养的搭配到烹饪方法、生产过程都有严格的标准和卫生要求。为了能长期保存,食品会被封存在蒸煮袋包装中,俗称“软罐头”,保证其从口感到形状都最接近地面食品。中国人有饭后喝茶的习惯,航天医学专家还发明了饮用方便的茶精饮料,只需通过包装袋上的单向阀门将水注入即可。航天食品生产交付后,航天中心会根据每名航天员的身体状况、营养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搭配,制订个人专属食谱,以期与航天员身体实际需求完全匹配。

“本次神舟十二号任务就根据航天中心意见,对深受航天员喜爱的烧鸡腿、雪菜兔肉等菜品进行了保留,同时新增了鸽子肉、纯蔬菜等新副食,力求做到口感丰富、营养搭配均衡。”徐清芬说。毕竟,让航天员们消除紧张、快乐干饭,可是航天任务的重要保障。

至此,中国人的吃货基因,真的在航天食物中尽数体现了。而且随着科技进步、国家富强,中国航天食物种类必然会更丰富,口味也会越来越好,更多新菜式还会不断出现。别说宫保鸡丁、鱼香肉丝了,也许航天员有一天还能吃上太空火锅呢!

(编辑:李非)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