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在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贡灯彩”的装点下,5月28日晚的三星堆博物馆格外奇幻,神秘的古蜀仿佛从远古走来,融入五光十色的现代文明。
当晚,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文物局、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走进三星堆读懂中华文明”主题活动之“三星堆奇妙夜”在三星堆博物馆举行。活动上不仅发布了三星堆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更宣布了一系列三星堆文化全球推广项目计划。三星堆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成为三星堆的“新任务”。
图为“走进三星堆读懂中华文明”主题活动 上的《太阳·玄鸟》演出。(图片来源:新华社)
三星堆再“上新”:青铜顶尊人像惊艳亮相
中新网报道,历经三个多月的发掘,三星堆遗址3号祭祀坑内的青铜顶尊人像终于显露真容。
青铜顶尊人像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一件高达55厘米青铜大口尊,铜尊口沿内侧有短柱,肩部焊有精美的龙形装饰;下部则为一呈跪姿、双手持物于身前的高60厘米的铜人。
据介绍,这种将人与尊组合为一体的大型青铜艺术品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均属首次发现。
铜尊在中国商代是重要的祭祀礼器,也是贮盛美酒的重器,是中华文化中“尊敬”“尊崇”“尊重”“尊贵”寓意的具象表达。青铜顶尊人像将三星堆独持的人像造型与尊造型相结合,彰显出三星堆与中原商王朝的紧密联系。
据了解,此次亮相的青铜顶尊人像充满古蜀青铜器独特的神秘感,再现了古蜀祭祀的隆重场景,折射出古蜀文明祭祀的精神世界,是一件国宝级文物。
图为青铜顶尊人像。(图片来源:新华社)
据新华社报道,截至5月底,三星堆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已出土包括金器、玉器、铜器、象牙等在内的重要文物一千多件。其中,青铜顶尊人像、丝绸、象牙微雕、涂有朱砂的神秘木匣等文物是首次在三星堆遗址发现。
四川省副省长罗强介绍,下一步,四川将推出一批考古成果、出版一批学术著作、培养一批考古人才,高质量建设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并联合金沙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快建设三星堆国家遗址公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墨西哥奇琴伊察遗址博物馆等发来祝贺视频,祝贺中国的重大考古发现,认为出土文物规模宏大、蔚为壮观,展示了世界古代文明的多元和相似,有利于促进中国与各国文化交流合作。
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从青铜面具、青铜神树,到此前发掘的黄金面具,再到如今的青铜顶尊人像,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推进,三星堆遗址总是不断带给世人惊喜,也在不断为历史研究提供更充足的论据。与此同时,将三星堆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感知中华文化,让全球文化交流互鉴,成为考古发掘后的重要任务。
28日的活动其实就是三星堆文化传播的第一步——“三星堆奇妙夜之古蜀之门”主题灯展,营造出了一个如幻如梦的古蜀胜境;“古蜀丝梦”国潮大秀,将古蜀人的浪漫和超凡想象力融于服饰设计,向世界展现中华服饰之美;充满科技感与年轻活力的光绘艺术,让传说中的山海经神兽现身三星堆博物馆,给人们带来了一场远古的中华文化时空对话。
图为主题灯展。(图片来源:新华社)
来自葡萄牙的保罗·梅卡多一直想一睹三星堆的风采。从网上看到此次活动的消息后,他特意带着全家到了三星堆。他在接受北京《光明日报》的采访时说:“三星堆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其中独特的文化元素让我对古老的中国好奇不已,这次体验让我好像穿越到了那个时代,情不自禁想要多逗留,然后让更多朋友来感受三星堆的魅力。”
活动上还发布了9个三星堆文化全球传播重点项目,包括“看中国·看三星堆”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看中国·看三星堆”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发现三星堆”纪实节目合作项目、三星堆主题电影项目、三星堆主题原创音乐剧项目、数字三星堆国际展项目、“走读三星堆”文化体验产品设计与全球推广项目、三星堆主题全球灯展项目和三星堆腾讯新文创合作项目。
其中,大部分项目都将与海外专业人士、海外媒体、海外博物馆、海外公司与机构等合作,运用电影、音乐剧、数字展、旅游等多种形式促进更多海外友人走进三星堆、体验三星堆、传播三星堆,让三星堆文化活跃在世界舞台之上。
正如中宣部副部长蒋建国在活动致辞中所说:“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展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发展进程,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意义重大。”
考古研究表明,三星堆文化与中国其他古老文化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孕育发展出中华文明,与古代一些亚洲其他地区的文化有交流往来,留下了远古时代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实证。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和互鉴,必定能实现文明的吐故纳新,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
(编辑:顾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