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新闻“全欧了”:疯狂买“奶票”,所以偶像是门“饭圈”生意?

【欧洲时报网】随着最近选秀节目热播,在黄牛、后援会、打投女工等推动下,“奶票”俨然变成一种用来帮爱豆出道的新兴货币。但它的背后,是一个近年来不断成长、不断畸形化的饭圈团体,见证着中国选秀从十几年前的全民造偶像,到全民养偶像的变化。

流进下水道的“奶票”

成桶的牛奶被倒进沟里,旁边还有一堆未开封的牛奶等着被倒掉……为让偶像出道而倒牛奶,听起来仿佛是个大型的魔幻笑话,但却是真实存在的。

所以为什么粉丝一定要用倒牛奶的方式支持偶像?其实很好理解,中国青年网报道,“倒牛奶打投”是粉丝为《青春有你3》选手投票助威的活动——“奶盖应援”。所谓“打投”,指的是“打榜”+“投票”,票数最高的几位选手就可以“成团出道”。

这种活动的核心在于,把“打投”与售卖乳饮料绑在一起,将“打投”的二维码放在瓶盖内。因此,粉丝们必须购买饮料并且打开瓶盖才能拿到票,即“奶票”。

为了让偶像出道,各个选手的粉丝之间开始了“囤票竞争”——刚上架的饮料被各家秒抢一空,但买了太多喝不完便只能倒掉,自己来不及倒,就有了粉丝花钱请人倒牛奶的画面。

被倒入下水道的乳饮料。(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其实,“奶票”的玩法不是今年才有。去年《青春有你2》播出时,赞助商就推出一款乳酸菌饮料,买一瓶投三票,有人一下就砸出几万张票。节目还专门设置了“饮料榜”,谁家粉丝花了多少钱,通过榜单一目了然。

“代投女工”、黄牛轮番下场

因为“奶票”的存在,选秀成了一场集资氪金游戏,以各家练习生后援会主力,粉丝们纷纷下场,不仅自己私下买,还将资金集中交给后援会大批量购买。

节目越到后期,“奶票”的消耗量越大,仅依靠后援会本身根本无法完成上千张甚至上万张的投票工作,于是找“代投”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但“代投”也有门槛,粉丝们倾向于聘请“熟练工”,比如曾经参与过往届选秀的资深秀粉,或节目中其他较早淘汰选手的打投组。

但他们充其量只是下游“代投女工”,真正的大Boss还是卖奶的黄牛。据介绍,黄牛能通过人脉组织起一辆辆“奶车”,在向练习生所属公司或后援会大规模售卖“奶票”的同时售卖“代投业务”,而牛奶则被低价出售给周边的小商铺。节目进行到不同阶段,“奶票”的价格也水涨船高。比如最后成团前的“奶票”,可能会比一开始贵三倍。

韩流来了,中国“饭圈”初见雏形

正如新华社和众多网友指责的那样,“大量牛奶被倒”的背后,是以浪费和挥霍钱财为代价的吸睛牟利,最终结果是误导、侵蚀了青年人的追求和三观,不只是把牛奶倒沟里,而是把青年人带沟里!

然而可惜的是,不少青年人已经在沟里了,无论是选秀打投、集资,还是不久前,粉丝为另一档选秀节目《创造营2021》的选手搞全城应援,无一不提醒我们,“饭圈”已经入侵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了。事实上,自2005年的《超级女声》开启了内娱的偶像概念,这个圈就在一点点成型、滋长。

回想在《超级女声》中,你可以看到随性的台风、张扬的发型、奇异的嗓音……这是一场“庶民狂欢”,人们真情实感地打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新时代偶像,并且争相模仿他们的妆发、歌曲,在当年普遍使用2G手机和小灵通的条件下,一票一票,将李宇春推到了冠军宝座,甚至是《时代》的封面上。

2005年,超级女声支持者在街头为选手拉票。(图片来源:中新社)

类似的场景在当时的西方世界也不少见,比如法国就有一场名为明星学院的选秀,通过海选,将十几名选手送进一座城堡,接受音乐、舞蹈、体育等各种训练,由观众投票出冠军。

与此同时,韩流大规模进入中国,2010年代,《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等选秀节目,让偶像培养模式及其粉丝文化顺势融入了进来,应援相运而生,中国“饭圈”也初见雏形。有意思的是,这股韩流其实也一同刮向了西方,但欧美似乎不太care,记者John Seabrook在撰写一篇名为“人造女孩”的文章中称,韩流偶像由唱片公司全面、微观管理,缺少个性,韩流文化当时自然也就没能在西方围起一个“圈”。

氪金有多少,你的爱就有多少?

说回到中国,在2011年前后,粉丝要想参加一次选秀明星活动,需要交给后援会几十元活动费,同时,后援会还设有各种周边以及会员服等物品供大家选择,但他们的集体应援也止步于此。

利益虽小,却足够吸引人,尤其是流量时代的来临,娱乐圈衍生出了很多职业粉丝,他们大多受雇于艺人公司,带领一众不明真相的散粉通过控评、引战、抹黑对家、炒话题等形式保持艺人的热度。

随着社交网络平台的发展,导演、制片、品牌们开始重视艺人在社交平台的粉丝量,逐渐演变成数据可以为商务加码,以及根据网络舆论决定是否与艺人合作。于是,不少经纪公司光明正大地用数据对偶像的重要性来强迫诱导粉丝花钱应援,引导粉丝用氪金的多少来证明爱意,对一些人来说,除了钱以外,粉丝一无是处。

图为选秀节目《青春有你 3》宣传照。(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有人说,如果说超女时代的个人投票可以体现全民意志,那么当选秀节目开始以饭圈女工打投为主时,民选早已变成幻想。偶像圈曾有一句slogan叫“越努力越幸运”,但在如今的时代“越有钱越幸运”才是现实。正如2018年访谈节目《十三邀》中许知远和李宇春的一段对话:

许知远:“偶像到底是什么?”

李宇春:“我觉得偶像是质疑。偶像也是生意。”

(编辑:李非)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