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小米百万新Logo被“群嘲”,是雷军被骗了还是我们太天真?

【欧洲时报网】这两天网络科技圈声音最大的莫过于3月30日晚中国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了。此次发布会带来了很多产品,最令人惊喜的消息还当属这两个,一个是小米准备研发自家的汽车,另外一个就是小米换掉了原来的旧版Logo,以全新的形象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产品更新换代需要品牌文化与时俱进,原本更换Logo无可争议,但是这个耗时3年制作的新Logo一发布就直接上了各网络平台热搜,到底是怎样的设计引起民众的热议,听小编道来。

30日晚,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后,位于中国北京小米科技园总部,施工人员操作吊车更换小米品牌新形象。(图片来源:新浪数码微博官方账号)

2021年小米进入新十年,迎来了新的形象。30日晚春季新品发布会刚一开始,小米创始人雷军就宣布了全新Logo。新Logo由日本中生代国际著名设计师原研哉操刀设计,提出全新的设计理念,为小米品牌视觉融入东方哲学的思考。

新logo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原本方形的橙色方块变圆润了。

小米Logo新版(左)和旧版(右)品牌形象对比。(图片来源:小米微博官方账号)

对,仅此而已,您没有听错。据了解设计费用超过百万元人民币。是不是当您听到此时,心理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网友对于小米换logo这件事的评价也是好坏参半,有人认为新logo比以前更加包容,但也有人觉得跟旧版相比没啥大区别,以致于他们纷纷跑去雷军的微博评论区留言:“你上当了!”甚至还有人劝雷军报警。还有网络大咖用一个程序代码就搞定了小米Logo新形象。

网友用一个圆角矩形的样式代码制作出小米Logo新形象。(图片来源:IT之家搜狐官方账号)

在小米官方微博春季新品发布会评论区认可小米新版logo的民众这样评价:

“个人感觉,这变的不只是表面的外观,更多的是内在的变化,不要只看表面啦。”

“变与不变或者变多变少是最容易引起争议的视觉问题,Logo的基本形体只占整体品牌的一小部分,还是很期待小米后续一系列的设计落地,既然请到了原研哉站台,以小米现在的体量和国际化进程,应该会有很不同于以前的品牌视觉变化与提升,相信雷总是个明白人。”

“更多的是内部理念的变化,如果Logo变化大那才是奇怪,之前的Logo已经深入人心了突然变成其他的才让人懵逼。”

......

截图为民众在微博上对小米更换Logo的评价。(图片来源:小米微博官方账号)

当然,对小米新版logo发出不同声音的民众评价也各具创意:

“圆角要比方的要好吗???哈哈哈,设计了个寂寞。”

“想起来有一集海绵宝宝”。此条网友神回复:“哪一集?!哈哈哈我笑的不行了想去看。”

“50元人民币的设计。”

......

截图为民众在微博上对小米更换Logo的评价。(图片来源:小米微博官方账号)

不论民众怎么吐槽,小米的传播效果似乎早就达到了:一是改Logo要冲高端,二是要造车了。正如某位网友所说,你以为雷老板被骗了,人家要的就是这个大家讨论他被骗的热度效果......你以为雷总在第一层,其实人家在大气层!

网友用小米发布的新版Logo和安卓系统手机自带图标UI造型对比。(图片来源:网友微博账号)

网友用小米Logo新形象自制搞笑的视力表。(图片来源:网友微博账号 )

微博@新浪数码针对这事还做了一个投票。截至3月31日下午13时15分,投票已有近25万人进行参与,不考虑其他因素,单纯从票数来看的话,两者相差不大。根据投票结果显示,有44%即10.9万民众投票觉得旧版logo更好看,有56%即13.9万民众投票认为新版的logo更好看,由此来看,虽然部分网友对新版logo有异议,但大体来说很多人还是很认可的。

民众在微博发起的小米Logo认可度的投票。(图片来源:新浪数码微博官方账号)

日本国宝级人物、国际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董事、武藏野美术大学基金会教授、无印良品(MUJI)艺术总监,拥有这些头衔和职位的原研哉,在设计上一定有其独特的造诣和设计思考。

小米Logo新形象设计者原研哉。(图片来源:小米设计微信公众号)

研习社微信公众号介绍,原研哉的设计可能没有一看起来就很炫酷的感觉,但是每一个作品都有种“理所当然”存在,值得我们慢慢理解品味。

在中国北京开设的“煮叶”不只是一家咖啡厅,还可以在其中轻松享用传统中国茶。设计师原研哉除了品牌Logo和包装之类的VI外,还从事空间设计、茶具设计、饮食指导等工作。(图片来源:原研哉设计师官网)

原研哉在他的著作《设计中的设计》中曾说:“将已知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种创造”,这对我是一个影响很大的思考,就像我们要设计一个杯子,第一步要做的应该是,杯子是什么?杯子是不是就一定是长那样的?假如我们用杯子是来喝水的,那么所有能让我们达到这个目的都可以叫杯子。这些才是我们对已知事物的再思考。有这样的思维能力,设计才会更活跃。

“煮叶”品牌包装设计采用简单的Logo与茶叶在热水中煮的插图相结合。(图片来源:原研哉设计师官网)

原研哉在小米新版Logo的设计中,对科技与生命关系做了新的思考,小编从官方发布的视频中做了部分摘要,让我们听一听设计师对自己设计的Logo阐释。

截图为设计师原研哉讲解小米logo更换新形象设计理念。(图片来源:小米微博官方账号)

“我认为科技越是进化,就越接近生命的形态。因此人类与科技是不断接近的。”

截图为设计师原研哉讲解小米logo更换新形象设计理念。(图片来源:小米微博官方账号)

“从这种观点,我提出了‘Alive’这一设计概念以回应小米的企业理念。因此,本次新标识的造型设计不仅是针对形状,更是针对内在的精神。可以说这是由‘Alive’概念推导出的理想图形,极具实用性。”

截图为设计师原研哉讲解小米logo更换新形象设计理念。(图片来源:小米微博官方账号)

“小米的新标识应该是怎样的形状,对此,我对正圆形到正方形之间的各种形状做了验证,在验证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个数学公式,将各种变量n带入这个数学公式的话,从正圆形到正方形之间将会呈现出各种非常美丽的形状,这个过程让我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截图为设计师原研哉讲解小米logo更换新形象设计理念。(图片来源:小米微博官方账号)

原研哉不仅设计了新Logo,还重新设计了Xiaomi字母Logo,小米原有的橙色得以保留,会继续作为企业品牌颜色来使用,同时新增了黑色和银色作为辅助色,应用在高科技产品上。

据小米设计微信公众号介绍,第一个应用小米新Logo的产品,是原研哉亲自设计的小米环保袋。为了最好地呈现小米新Logo的设计理念,原研哉亲自设计了这个袋子,对于Logo的大小,位置,色彩搭配,反复打样、修改、验证,直到最理想的效果。完美的体现了“Alive”的理念精髓——科技与生命的和谐平衡。

原研哉亲自设计的小米环保袋。(图片来源:小米设计微信公众号)

也许原研哉的设计的确有自己的独特考量,但网友的一波吐槽也并非没有来由。日本的设计在亚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过近年来,民众对日本设计师的设计吐槽甚多,有的认为设计大师为了赚钱都偷懒了,凑合调整一下设计结构就拿走了大把钞票,有的设计师被指抄袭别人作品连脑子都不用动。这些设计行为被推向舆论风口,有人认为日本设计界应当反思,尊重设计学科的认同和设计师作品的版权,在未来各领域更好的服务社会。

中新网报道,2015年9月1日,日本东京奥组委决定停止使用由日本设计师佐野研二郎设计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官方会徽。有消息指出佐野当初提交的会徽审议资料擅自使用从网络下载的他人摄影作品,涉嫌侵权。

原东京奥运会会徽(左)与比利时列日剧院标志(右)看起来极其相似,都含有字母“T”元素。(图片来源:新京报微博官方账号)

2016年4月25日,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组委会宣布新会徽甄选结果,最终以日本传统颜色蓝色的菱形组合构成的作品“组市松纹”当选。新会徽由3种不同类别的矩形组成,代表了不同的国家、文化和思维方式,传递出“多样性集合”的信息。新会徽的出炉,也正式终结了前一版会徽的抄袭闹剧。

2020年3月24日,行人经过日本东京新桥地区显示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会徽(奥组委公布最终设计方案)的电子屏。(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未来的消费市场中,品牌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入场券。标识Logo的设计就是打造品牌的利器和推动它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小米新版Logo的设计虽然因视觉上做了微妙的改变,而遭到网友们的吐槽和热议,但品牌能否取得成功还需要时间和市场的考验,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答案就在不久的将来。

一张展现Alive这一设计概念的图片。由三个画面组成,中间画面是少女的微笑,这正是表现人类生命的影像;左边画面是宇宙的律动涌动的画面和月球地平线升起的地球,这正是与人类距离遥远的宇宙的律动;还有植物的生长变化,花开花落,它展示了不同于人类生命的其他生命体的萌生和退化,这三个生命形象融合在一起,相互平衡,这样的姿态表现了本次的设计理念Alive生命感。(图片来源:小米设计微信公众号)

小米Logo新形象在产品广告中的应用。(图片来源:小米设计微信公众号)

(编辑:彦宁)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