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正好迎来了情人节,2月14日,微信官方号“微信派”发布消息称,“今天,微信又可以发520红包”,并配上了林志颖的一首《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讲真,今天你的朋友圈有没有被晒红包、秀恩爱的人士刷屏?
“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
中新经纬客户端报道,一年一度的情人节又堪称“虐狗日”。
2月14日,微信官方言简意赅地宣布可发“520红包”后,多位网友贡献“神评论”——有网友说,“没有女朋友的我,省下520块,为什么不好!”还有网友发出三连问:“给谁发?发给谁?谁给发?”
一位网民调侃称,“敢不敢玩大点……1314、6666、8888的都可以。反正我不跟。”还有网友直呼“心态崩了”:“想花钱都花不出去。”
“垂死梦中惊坐起,狗子竟是我自己”
同样,在微博上,#微信今日可发520红包#这一话题也引发了网友热议。而且这下更为直观的是,有大量网民纷纷晒出“520红包”,令人顿感扎心。
多位网民评论,“问题来了,520元给谁发呢?”“说得好像我有那么多余额一样……”
还比如,一位网民吐槽自己对象:“万年难得一遇的发次红包还给发成了512。也不知是该笑还是该气。”
值得一提的是,中新经纬的官方微博发起了一项关于“你收到520红包了吗”的投票,截至发稿,共有212人参与,投票结果可谓悬殊——其中,186位网友选择了“并没有收到红包”,仅仅只有26人收到“520红包”。
分手了,“爱的红包”还能要回来吗?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爱的浓烈,将来若面临分手,这笔钱还能退还吗?
根据民法典第158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
甲给乙转账30万时明确提出“我们结婚吧”,应视为情侣之间以结婚为目的的附条件赠与,因条件未成就,甲有权要求乙返还30万元。至于双方之间的小额红包来往,系属于双方维系感情的必要支出,一般按赠与处理,根据民法典第657条规定,一般不必返还。
所以,如果一旦你的对象收到红包回复:“谢谢亲爱的,节日红包好喜欢”之类的话,就锁定了红包赠与性质,那么大概率是要不回来的。
(编辑:顾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