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侨界声音
“代购升级为带货” 海外华人转战新业态

【欧洲时报特约记者陈辉3月10日报道】中国海外代购人群的战斗力到底有多强?对于许多人来说,他们靠着将海外的化妆品、包包、衣服鞋子等商品“扛回”中国,就能创造出一个万亿规模的行业。

不少华侨华人凭借着自己的地域或文化特殊性,成为了“代购”大军中不可忽视的存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人更多活跃在朋友圈和直播间里,在虚拟世界里24小时向观众推介着商品。

真实世界里,他们掘金能力到底如何?转战新业态的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从“代购”转向“带货”

旅居在意大利14年的飘渺,8年前便进入了代购行业。

入行初期,飘渺买卖货品形式较为单一。有时,还会出现丢失货品的情况。时间长了,自己逐渐在实践中积累了经验。

一个人、一辆车、一台手机成为飘渺眼里的标配。

“有的时候,我会在当地接待一些中国游客。带他们游览意大利的同时,会去意大利当地的“打折村”购买货品。”代购在飘渺的生活里充当着某种“副业”的角色。用代购赚取的钱满足自己出行的开销,飘渺说那种感觉也不错。

在飘渺的代购清单里,大部分以PARDA、GUCCI等意大利品牌的鞋子、包包为主。一直以来,飘渺会把这些大品牌在当地的工厂作为采购目的地。“国外的商品跨国销售会叠加很多税费,有些商品在国内专柜购买的价格是从我这里购买的两倍。所以,很多中国朋友愿意找我代购。”飘渺介绍。

飘渺入行之初,刚好赶上社交媒体起步阶段,没过多久,短视频和直播趁势爆火。如今的她更多会把产品介绍,通过视频的形式向大家推介。和其他带货博主不同,飘渺将带货和当下流行的vlog融合在一起。

打开飘渺在中国社交平台bilibili的主页(@意大利威尼斯的飘渺),她不定期记录着自己的选品、购买、验货、寄送过程。有时还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向大家介绍在当地从事代购的心得。

中国“火热”双十一,海外带货“惨凄凄”

如今,和飘渺一样投身新业态带货的人并不在少数。在美的华人代购主播灰灰(化名)道出了从业者的心酸。

“我们从17年才做代购,这是我和她(灰灰的女朋友:图图)一起做代购的第4年。”灰灰说。

灰灰介绍,自己了解到做代购的朋友很少是处于自愿的。“虽然是个小生意,但它非常需要耐心。因为及其细碎和繁琐。”灰灰的一天是从拆包裹开始的。他说,拆开包裹也是为了帮助客人检查产品质量,如果产品品质不合格,也会退掉。

由于和国内相差15小时的时差,因此灰灰带货的直播通常安排在当地时间下午或者晚上。直播之前,他要整理前一天的订单,去快递发货,或是把有瑕疵的包包拿去专柜退换。

疫情前,从美国寄出的包裹,两三周就能抵达顾客手中。如今,因为航班的减少,已经很难和客人承诺具体到货时间了。“一天能出一单就不错,有很多代购一天出不了一单。”灰灰无奈地说。

他表示,自己之前也遇到过直播三个小时,一个包卖不出去的情况。尤其是国内到双十一期间,大量客源会被国内主播吸引,鲜少有顾客再主动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灰灰介绍说。

“疫情前,自己的收入预期可能保持在5万上下。但很多事情都带有不确定性。”时间长了,灰灰也放平了心态:“人生无常,努力就好。”

结束了一天中的第一场直播,天已经完全黑了。距离他们一天工作的结束,还有将近十个小时。

如今,灰灰车后面的座椅被拆下来放货。灰灰在自己家旁边租了一个仓库,用来存放体积较大的货品已经做日常的仓储。灰灰需要赶在第二场直播开播前,整理货品。灰灰和图图会在当地时间凌晨1点左右结束直播,整理和打包货品知道第二天凌晨4点。

在之前,代购的利润大致维持在10%左右。伴随竞争的白热化,现在很多规模不大的个人代购选择退出了市场。“刚开始的李佳琦口红还没我多。”图图一边打开自己的口红收纳箱,一边打趣地说。

“有很多店为了‘走量’,会把利润压到只有几块钱人民币。但对于像自己这样的个人代购而言,几块钱的成本或许连加油钱都很难赚出来。”灰灰说的。

在灰灰看来,代购是一个建立人与人联系的职业。“做这一行时间长了,能和一些老顾客成为很好的朋友。有的时候我们会出现分错货品,记错货品颜色的情况,有的老顾客收到货还会反过来安慰我说没关系:‘代购不容易,这个颜色也挺好看的’。那个时候真的很感动。”

从“单打独斗”转向“背靠大树”

代购和带货的本质扮演着商家和顾客间的“中介”角色。目前居住在澳大利亚的黑胖从事代购这一行已经有5年时间,如今也成为了“直播带货”大军中的一员。

他自诩是一名在代购行业混迹五年的伪“资深”人士,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及业内观察,他也得出了自己的“生意经”。“这份工作尽管入行门槛相对较低,但要想从中获利,需要从市场、采购、发货、售后等方方面面入手。”黑胖说。

朋友圈是人与人之前的“强连接”带货平台。在黑胖的认知里,熟人生意是社交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但也是不可持续发展的。

如今国内有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比如“淘宝、拼多多、京东、唯品会”等,越来越多海外华人华侨背靠拥有“亿级”市场平台,做起海外带货生意。

“大的平台以买家市场为导向,质量方面有更多保障。”黑胖说,“但也不乏会存在‘恶意刷单’、‘同行恶意竞争’等日常运营问题。”他补充说,相较于个人带货,在电商平台工作会时间方面以及审核方面会受制于平台规定,存在一定局限性。

随着直播带货的版图逐渐扩张,平台也逐渐带有了各自属性。“像小红书、抖音这些平台自身带有内容属性,从内容吸引粉丝再进行带货销售,更容易起家。”黑胖分享道。

(编辑:顾砚)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