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德建交五十周年:对话在德中企
蔚来:以产品实力为立身之本

【欧洲时报记者关梦觉报道】进入欧洲市场后,蔚来汽车利用欧洲国家对电动汽车需求量的激增,积极开拓市场。凭借本土化的优秀团队和过硬的产品质量,蔚来汽车希望建立起品牌口碑。本报记者采访蔚来汽车欧洲区副总裁张晖全文如下:

欧时:蔚来汽车2014年底在上海成立,2015年6月就在德国成立了子公司,这是蔚来第一家海外子公司,也是全球设计中心。当时为什么选择德国作为海外第一块“根据地”?

蔚来:出于几方面考虑。第一,德国是汽车大国,集聚了大量相关人才;第二,慕尼黑是全球生活质量最高城市的前五名,对于我们这家当时初出茅庐的中国企业而言,这一位置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砝码;第三就是供应链,因为我们在这里除了设计中心职能、还负有与供应商合作伙伴进行联合开发和项目管理的职能。在德国南部有我们的大量合作伙伴。所以基于这样几点考虑,当时我们把全球设计总部选择在了德国,又落户在了慕尼黑。对于这一选择,公司上下都很满意。我2016年刚来德国时,我们在这里只有十几人,现在已经扩展到100多人,投资也增长了几倍。

欧时:但为什么蔚来整车出口的欧洲首站却选择了挪威?这是基于何种考虑?

蔚来:一般对于中国人而言,挪威的确不是一个焦点国家,本身也不大。做出这一决定,我们当时也是基于几点原因。首先我们还是在考虑要不要进军欧洲。我们觉得欧洲是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从高端汽车品牌的销量来说,欧洲甚至是第二大市场,所以还是应该来。

那么我们应该从哪进入欧洲,是从已经耕耘了几年的德国,还是挪威?最终选择挪威,出于多方原因。第一,在做这个决策时,挪威实际已经是全球电动车和新能源车渗透率最高的国家,2021年年底已经超过90%,这一点目前没有任何其他国家能做到。第二,蔚来的定位是高端汽车品牌,而按照经合组织数据,挪威的人均GDP约为德国的2倍,更具备高端产品的消费能力。第三,挪威政府一直给予新能源汽车大力支持,在购买、使用及充电方面均提供优惠政策。第四,挪威也是欧洲在充电网络方面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

欧时:蔚来的换电技术大大缓解了续航焦虑,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具备重要影响。在中国,蔚来已经建起了900多座换电站,在欧洲,蔚来如何规划换电站的建设密度?在欧洲建设换电站需要解决哪些新问题?

蔚来:换电站是蔚来的独特卖点之一,它不仅包括技术创新,还包括与蔚来电池租用服务方案(BaaS)相结合的商业模式创新。迄今为止,蔚来在中国共有900多座换电站投入运营,在挪威也已建起首座换电站。我们在挪威所展示的是已在中国被接受、未来也将被引入欧洲的蔚来服务体系,当然也可以设想我们在德国建设换电站的场景。

就我们在挪威的经验而言,挑战首先来自为搭建换电站需要完成的所有审批手续,因为在欧洲还从未出现过如此大量的换电站。所以我们必须首先要和相关政府机构做好必要的沟通工作,比如德国的联邦机动车驾驶局(KBA)或车管所(kfz-Zulassungsbeh.rde)。我们首先需要向当地介绍,什么是换电站,换电站可以做什么,它对客户而言存在哪些优势,会产生哪些影响。其次,建造换电站还需要各种批准。我们不仅要获得联邦层面的批准,也需要市政一级的通过,因为这涉及到建筑许可证、防噪、消防、环保等诸多问题。第三,社会也需要接受换电站这一新技术,这一点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建造首批首座换电站来逐步推动。最后,适合建造换电站的地点是很难找到的,实际上我们也正在利用所有渠道,积极寻找合作伙伴。

欧时:面对文化、政策、消费习惯大有不同的欧洲市场,蔚来是否还会将国内的既有成功经验复制到欧洲?

蔚来:现在探讨我们将在德国使用何种商业模式还为时过早,但我可以介绍去年9月底以来我们在挪威所推出的范例。

从汽车到换电站再到蔚来中心,我们在挪威建立了一整套蔚来的服务体系,到目前为止,收到了非常好的反馈。我们的蔚来中心不仅是一间陈列室,更是一个用户聚集的社区。对于奥斯陆这座不算大的城市而言,我们甚至能在一个周末接待8000多名访客。德国很多城市规模比奥斯陆大,我们希望来到德国后,也能够按比例获得更多访客。

此外,讨论欧洲用户对蔚来商业模式的接受度,就不得不提到我们的BaaS模式。这项服务意味着,用户购车时无需购买电池,而可用按月缴费的方式租用。令人惊喜的是,BaaS模式在挪威的接受率非常高,某种程度上甚至高于中国。这无疑显示了欧洲用户拥抱新事物的积极程度。因此我相信,我们的产品以及蔚来中心还有换电站等服务模式一定能在欧洲推广开来。

欧时:蔚来作为出海先行者,对其他有“走出去”计划的中国企业有哪些建议?

蔚来:第一是要从集团层面制定完整战略:为什么要出海?出海要达到什么目的?我们的蓝图是什么?这个顶层架构的设计要做好。第二点就是确定战略之后,需要在耕耘新市场时有耐心,因为中国企业来到海外市场后,我们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在当地树立品牌。第三点是要认真组建一支国际化、本土化的优秀团队,从战略和战术的实施上,这一点很重要,只有组建起真正有本地化智慧的团队,才能把本地化的事情做得更好。最后一点就是一定要先做好自己的“作业”,尤其是自身的产品一定要过关,我们一定要以产品实力作为立身之本。让我们很自豪的是,我们的ES8在去年进入挪威市场之前,在欧洲碰撞安全测试中获得了五星评级的好成绩。

欧时:接下来在欧洲发展开拓,蔚来的近期、中期、长期目标分别是什么?

蔚来:我们公司成立的长期愿景,是无论在汽车、消费品或是其他行业,都能成为用户满意度最高的企业,这是我们企业存在的目的。

至于在欧洲的中长期计划,首先我们要分批进入欧洲市场,其次我们希望,依托于产品质量、互联智能和自动驾驶方面的技术实力,能建立起真正的品牌口碑。第三,我们要建立蔚来在欧洲的销售服务网络,因为这无法一蹴而就,尤其在欧洲,花费的时间可能要更长。更长远地来说,我们相信蔚来会成为智能电动车全球版图当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玩家,这也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以及对整个团队的设想。

(编辑:秋狸)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