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特约记者赵晨曦3月6日报道】“我前年受邀回来参加中国的国庆节,然后一直在青田老家,没有回意大利。我爱好书法和写诗,逢年过节我会和朋友一起写字、写春联、写诗……”意大利侨领金冠军向记者分享着自己在浙江青田老家的生活感受,他觉得“在老家很好的,生活安稳、便利、幸福,是我们老一辈人比较向往的生活!”
1949年11月,金冠军出生于浙江省青田县,1983年,他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奔赴意大利。和当年很多去海外谋生的中国人一样,他从中餐馆开始做起,经过多年打拼,后来把中餐生意做得有声有色,然后就这样留了下来。现在,他的儿子和女儿及第三代都在意大利扎下了根。
金冠军与外国友人探讨书法练习。(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曾在意大利传播中国文化
2002年,当时罗马大约有两万多华侨,除了一些基督教学校教授一些中文外,基本上没有华文学校来传播中华文化。
“很多华侨子弟,因为没有语言环境,他们已经渐渐淡忘甚至丢失了中文母语,尤其是在意大利出生的孩子,基本不会说中文,于是我们萌生了要在当地办华文学校的想法,也受到了当地中国使领馆的鼓励。”于是,上世纪90年代末,金冠军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同乡朋友在罗马办起了意大利最早的中文学校。
“当年,那是罗马最早也是唯一的中文学校。后来,越来越多华侨华人开始重视对后代的中文教育,现在,罗马的华文学校办得很好,已经有十几家了。”金冠军自豪地表示。
除了在海外发展华文教育,他还支持创办华文报纸。1999年,《新华联合时报》在罗马创办成功,这是罗马最早的华文报纸。
不仅如此,他还是第一位将中国书法带进意大利高等学府的华人。“我爱好书法,工作之余,我会去教书法。我的学生很多,除来自华文学校,还有很多意大利的本地学生,他们对中国书法都有浓厚的兴趣。”金冠军说。
他表示,海外华侨华人不管离中国多远,都有一颗思念祖(籍)国的心,包括他们的后人亦是如此。“我的孙子孙女们都在意大利出生,可他们看比赛有中国队参加时,都会跳起来给中国加油。”
金冠军参加文化交流活动。(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过去挤着出去现在渴望回来
“近些年,中国发展速度很快,变化太大了。如今在中国国内的生活比在意大利更舒适、更方便。”金冠军坦言,现在部分在海外的华侨华人都想回中国,“有很多已经回来的人,他们都不想出去了。”
“记得当年,我们都是挤着想出国,现在大家都渴望能回来发展。”他说,现在自己在意大利的餐馆想招聘到中国员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中国社会稳定,治安又好。金冠军自豪地表示,“就这一点而言,世界上没有多少国家能赶得上中国。我回来两年了,从未见到偷盗行为,出行也不会有安全问题,即便是夜间都可以安心出门。”
“而且社会管理制度非常好,就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来说,如果不是管控有序,不可能控制到现在的效果,民众也都团结一心自觉性高,做得非常好。”金冠军感慨到。
“通讯和交通也高速发展,现在我想和儿女联系,一个微信电话视频就可以实现。”而且,他说中国交通的变化更是让他意想不到,“早些年从青田去丽水要耗费一天时间,如今不到一小时就可以到达。”
近些年中国政府还推出了很多惠侨政策,金冠军觉得这对华侨华人群体来说是一个机遇,“我经常和孩子们说,等疫情安稳以后,你们也一起回国吧。”
中国国内养老设施完善活动丰富多彩
提及在中国养老,金冠军说自己感受颇多。“现在中国国内的环境非常好,就拿青田来说,虽城市不大,但小区绿化做得很漂亮,环境好,空气质量也好,住在家里舒适,出去也方便。”
尤其是养老设施和医疗建设都很完善到位,他说:“这个,我算是有亲身体会的”。
“回中国以后,我的母亲去了养老院,如今的养老院与过去很不一样。在这里,不但能受到专业护理人员24小时的照顾陪护,还有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有活动能力的老年人生活幸福指数很高。”金冠军分享着自己的感受。
在养老院里,经常可见自发组织过来帮忙的义工,这让他感到很意外。他表示,“这些义工都是自愿来到这里,陪老人聊天、做活动,即便在疫情期间,也都过来帮忙。”
金冠军经常和朋友们说,“现在中国变化很大,生活很舒适,我们真应该在这里养老。”
(编辑:李璟桐)
